2022高招进行时全国高校系列直播宣讲会。特邀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吕书楠做客直播间,吕老师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2022年新增审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校园文化
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
东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学校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是国内最早拥有硕士研究生(1981年)、博士研究生(1986年)培养资质的财经院校之一。
专业优势
新增审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东北财经大学获批新增设立审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审计学专业为工商管理类下设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120207,授予管理学学位,由会计学院承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计算机类下设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10T,授予理学学位,由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承办。
至此学校开设普通本科专业数量已达43个。在这些专业中,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2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占学校全部本科专业数量一半以上;有29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学校全部本科专业中占比达67.44%。
2022年相关专业分省分科类招生计划以各省及学校本科招生网发布为准。
人才培养
增加专业选择机会,按需培养人才
学校致力于培养财经特色突出、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文科、新经管”卓越人才。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新文科、新经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建设新兴特色专业。
推进融合的目的在于给予更多的选择。学校有25个专业按9个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具体招生专业及大类以各省公布为准),大类招生有利于增加考生专业选择机会,更利于按需培养人才,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被专业大类录取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
学生入学后如果对专业不满意,学校允许转专业。主要为两种方式:以高考成绩转专业和以大学一年级必修课成绩转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位于学校在学生所在省份分科类招生计划数前10%且第一学期所修课程全部及格的学生;第一学年培养方案中必修课成绩排名本专业前20% 的学生;应征入伍退役复学后的学生)。具体转专业政策可查阅学生处网站----规章制度。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校内双学位)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学生可以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辅修第二专业或参加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校内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商务英语;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校内双学位)专业为金融学。辅修第二专业单独颁发辅修证书,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校内双学位)由学校单独颁发校内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申请条件为申请学生报名前各个学期均能顺利修完应修学分,必修课平均分数不低于75分(含75分),并且没有期初补考或重修记录。
对外交流
与世界各地名校长期稳定合作
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开始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截至目前,学校与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3所高等院校、8个国际机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其中50余所大学开展着长期稳定的交往合作。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创建了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开设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和旅游管理三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招生,采取“4+0”留学不出国培养模式,学生符合中外双方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颁发东北财经大学的学历、学位证书和英国萨里大学的学位证书。
此外,学校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招生。包括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会计学、金融学两个专业,采取“4+0”双学位模式培养;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王大学学院合作办学项目经济学专业,采取双学位或单学位模式培养;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会计学专业采取“3+1”模式培养。具体信息请关注学校招生章程。
毕业动向
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49%
学校从广度、深度两个维度入手,为学生未来发展搭建平台。学校“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对于有志向潜心学术研究的学生,学校采取校内二次招生方式,组织大一新生在入学初自愿报名,学校招生小组对报名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培养潜力的测试和评估,结合高考成绩择优录取20人左右,实施本硕博连读培养。
学校坚持促学业、促就业双管齐下,共同发力。为提升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精准化水平,学校切实把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作为统计和精准帮扶服务工作重点,依据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关心和帮扶工作,重点对这部分毕业生做好信息服务、求职指导、招聘推荐等服务,确保就业帮扶有的放矢、精准到位,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学校2021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49%,其中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9.97%。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类为金融业(15.51%)、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10.58%),本校2021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行业类为金融业(26.74%)、政府及公共管理(13.76%)、教育业(10.08%)。从就业区域看,有32.21%的人在辽宁就业,毕业生主要在一带一路区域(66.95%)就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大连(18.85%)、北京(14.91%)、沈阳(8.72%)、深圳(4.64%)、上海(4.22%)、天津(1.97%)。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为39.94%,其中国内升学为24.42%,出国/境留学为15.52%;研究生的升学比例为4.13%,其中国内升学为3.73%,出国/境留学为0.40%。在国内升学毕业生中,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人数占比超五成(54.29%)。
录取政策
立足高考改革大局 细化录取规则
对于具有明确求学意愿及报考诉求的考生,在未来时期另一较为重要任务是了解熟悉、精准把握招考政策信息。东北财经大学提示考生注意区分掌握两类招考政策。一类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对高校招生录取、考生报考具有宏观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则。另一类是由高校以教育主管部门政策为指导制定的,对本校实施专业录取具有指导意义的自主性章程规范。对于第一类类政策信息,考生及家长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阅读政策原文获取。对于第二类政策信息,建议关注学校招生信息官方发布渠道获取。
在第二类政策信息中,录取规则(主要指投档后院校的专业分配规则)相关内容尤其重要,考生需留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进档后分专业的依据,包括加分和专业级差。考生需关注如有加分,进档后分专业时是否承认加分;如第一专业志愿未能录取,选择第二专业志愿是否有分数级差。
二是同分考生的处理依据。即当出现一个专业名额面临多名同分考生竞争情况时的处理依据。其中,教育部和各省份规定享有高考加分或降分政策、“优先录取”政策、专业志顺序、单科成绩往往是同分考生录取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三是单科成绩要求,包括语种和分数要求。部分语言类专业有明确的语种要求;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虽然无语种要求,但考生要对这一类专业入学后的外语教学语种做到心中有数。
以东北财经大学录取规则为例:
第一,调档比例。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为100%。学校调档比例根据各省份志愿模式和生源情况进行调整;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进档服从专业调剂考生,符合相关规定并无专业受限情况,均予以录取。
第二,对按专业(类)报考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包含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重庆市),学校按投档专业志愿录取。
对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和按专业组报考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学校专业录取采取“分数优先”的规则,无“专业级差”,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作为划分专业的标准。
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同时,按以下顺序优先录取:
(1)教育部和各省份规定享有高考加分或降分政策的考生;
(2)教育部规定享有“优先录取”政策的考生;
(3)专业志愿靠前的考生;
(4)单科成绩较高的考生(文科或“3+1+2”模式按专业组报考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历史学科类,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理科或“3+1+2”模式按专业组报考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物理学科类,按照数学、语文、外语;无文理分科(“3+3”模式按专业组报考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按语文、数学、外语;部分专业按照外语、语文、数学,该部分专业含日语、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国际商学院专业)、金融学(国际商学院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项目。)
第三,对内蒙古进档考生采取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分数优先”的规则录取,若有退档,不进行顺延录取。
第四,对实行“3+3”模式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物理,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其他专业均无选考科目要求;对实行“3+1+2”模式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首选科目要求物理,其他专业首选科目要求物理或历史均可,所有专业再选科目均不提要求。
第五,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无专业志愿不予录取,要求考生英语成绩115分(含)以上(英语满分不是150分的省份,按满分的76.6%进行折算),录取后首年强化英语学习,升入大二时要求英文水平必须能够适应全英文授课环境。
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下,考生进档后被退档,对考生影响很大。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学校的招生章程,熟悉规则,如有疑问要及时与高校联系,以减少风险增加录取机会。
备考温馨提示
保持良好的备考心态
东北财经大学提示广大考生,除查缺补漏夯实知识储备以外,保持良好的备考心态对考生来讲至关重要。考生可以尝试练习自我调整,学会减压,以不变应万变。这一时期家长要注意情绪管理,不要影响孩子备考,越是这个阶段,作为孩子坚强后盾的家长们越应该镇定自若,做好孩子坚强后盾。一是需要做到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同时应鼓励孩子规律作息、合理健身,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二是针对孩子思想压力大、情绪波动现象,实施有效沟通,做好安抚和疏导。三是提前辅助孩子收集了解相关招生政策信息,为孩子志愿填报提前做好知识储备。
联系方式
学校招生信息获取渠道
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17号崇明楼308
联系电话:400-0411-800 0411-84710259 84710258
电子信箱:student@dufe.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dufe.edu.cn
本科招生网:http://zs.dufe.edu.cn/
微信公众平台(微网站):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订阅号:DUFEGKZS)
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包含高水平运动员、保送生、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澳门保送生、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保送录取有关优秀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运动员)等招生类型。(图文/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