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来了丨希雅国际学校执行校长许益杨:一定的失败会使人成长
2022-05-18 22:52:52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伴随着教育全球化,国际教育合作、互动的逐渐增强,具备世界共性的教育样式在国内逐步普及推广,教育的深度与维度逐渐增加。随着中国加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教育需求日趋旺盛,因此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为此,国际在线教育频道推出“校长来了”主题系列采访,特邀希雅国际学校执行校长许益杨做客国际在线,就国际教育未来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

校长来了丨希雅国际学校执行校长许益杨:一定的失败会使人成长_fororder_e0248636a74d2283bbaf40bbcc4bc86

  许益杨校长是新加坡华裔,祖籍中国福建。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分别在2003年与2009年获得科学教育学士双学位(生物和化学)以及教育硕士学位。1999年投身于教育行业,曾于一所公立学校担任生物和化学老师,随后受聘于新加坡一所享有盛名的自主男校。在新加坡教育界工作期间,由于对学校的杰出贡献,获得新加坡教育部授予的教育杰出贡献奖,并曾代表新加坡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法国La Main a La Pate课程研究会。2010-2013年担任印度尼西亚知名国际学校中学部校长,2013年许益杨校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国,曾先后担任广东、长沙和北京知名学校校长、浙江知名教育管理集团国际事业部课程总监。

  许益杨校长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和中文,对国际和中国的教育领域有深刻的了解。他对提升中国的国际教育水平拥有极大的热诚,并且坚信与家长的通力合作能够帮助他们的子女发挥最大的潜力并获得斐然的成就。他致力于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创建21世纪的学习环境、运用创新的课程体系,以及系统化的流程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定的失败会使人成长

  在许益杨校长加入希雅之前,希雅的IB课程体系刚刚经历从无到有的一个cycle,学生的培养和IB教育刚刚步入轨道,而许校长的加入对于希雅而言是从一到二的一个蜕变。许校希望能够以升学指导作为导向,帮助孩子去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通过三年的时间里每天、每周、每月和孩子交流,与家长沟通,完成一个“家庭、学校、孩子”的三方合作。希望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最终成就理想的结果。学校也会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提供平台,让他们在希雅这个“小社会”里不断试错,因为学校坚信一定的失败会使人成长。与其让孩子们进入社会之后才面对失败,不如从进入希雅开始提前试错。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各种学科竞赛,“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说的虽易,但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学校会帮助孩子利用好希雅这个平台和机会,珍惜高中三年的每一分每一秒。

校长来了丨希雅国际学校执行校长许益杨:一定的失败会使人成长_fororder_4

  注重培养孩子的学科能力 应用能力 判性思维

  许益杨校长表示,想引入“Vuca”这个概念来形容后疫情时代,“乌卡”的意思是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多面性。教育应与时代并进,我们不希望学生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而希望学生有不同的生存理念,学会用“适者生存”的生存之道处理面对的各种不同情况。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科能力、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复合型人才,才能让他们在未来脱颖而出。

  名校效应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许益杨校长认为,家长在择校时可以从这几个方向考虑:

  1、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2、家长在考察学校的管理和师资力量时,一定要关注“务实”。在我的过往经验中,很多高大上的理念要结合实际去考察。学校如何帮助学生,包括学生的精神面貌、升学结果等需要综合考量。认为“老牌子国际学校一定就好”的想法是比较片面和肤浅的,同时也不应单看重硬件设施,这与教学水平并不一定成正比。名校效应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校长来了丨希雅国际学校执行校长许益杨:一定的失败会使人成长_fororder_12

  要拥有一颗“中国心”和“中国魂”

  许益杨校长表示,学校主要是希望孩子们对自己国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他们亲身体验,培养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不同的学习体验,比如研学等了解中国发展的特色以及独特魅力。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国之所以现在能够如此强大,是有极其深刻的内在动力的。祖国的未来要靠栋梁们去建立,而其他发达国家也是从零开始而非一蹴而就的。孩子们要学习为祖国做贡献,建立中国的根基。拥有一颗“中国心”和“中国魂”,说不如看,看不如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付诸行动才能引发质变。

  许益杨校长精彩语录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人要有同理心,做事要保持一颗服务为他人的心。(图文/杨钧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