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项目“破冰”进校园 点燃青少年运动热情
2022-02-10 16:04:39来源: 中国青年报责编: 陈晨

冰雪项目“破冰”进校园 点燃青少年运动热情_fororder_4·

  2月9日,河北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国选手邱冷完成第二轮比赛后,与志愿者碰拳。她以第十二名进入决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苏翊鸣摘银,任子威夺冠,谷爱凌逆转夺金……当北京冬奥会高燃氛围“拉满”时,在河北张家口万全区,一群平均年龄约10岁的小学生也在为热爱而坚持。

  “跟上跟上”“快来快来”“不错不错”……追随着教练的指令,孩子们踩着轮滑鞋围成半圆,背着手臂,“嗖”一下滑过。这样的运动场景已是张家口不少青少年的日常。

  田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15年,是张家口多所学校外聘的轮滑教练。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轮滑课程作为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早期项目,点燃了很多青少年的冰雪热情。

  在张家口,一到冬天,不少学校都自己浇筑冰场,学生足不出校即可享受滑冰的乐趣。时值寒假,时间充足,田星就开了班,平均一周授课一次,孩子们自愿报名参与。

  “大概来了七八十名学生,好多人都说喜欢‘轮转冰’的感觉。”田星口中的“轮转冰”是指从陆地转为冰面滑行。参与训练的孩子有了轮滑的基础,很快能掌握“冰刀”的技巧。

  田星介绍,平日在校园里教授轮滑课,教师也会按照能够上冰的技术水准教授。在万全区第五小学,大多数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已能够做到“轮转冰”的平滑衔接,成为同时掌握“陆冰两栖”滑行技能的复合型运动少年。

  “初学时,会不会因为摔倒哭鼻子?”记者抛出问题后,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不哭,我们从来不哭”“怕什么,没什么好怕的”“教练教我们,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一个刚摘下头盔、头发上挂着汗珠、脑袋还冒着热气的男孩还凑过来补了一句:“对呀,摔了再爬起来。”

  冰雪运动除了带给青少年更多坚韧勇敢的精神品质外,还有很多“副产品”。田星说,曾有家长向他反映,参与冰雪居然能倒逼孩子认真学习,“为了能早点和小伙伴出去玩雪滑冰,孩子们就会努力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形成了体育与学业的良性互动”。

  自从张家口进入“冬奥时间”后,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氛围愈发浓烈。

  田星说,从中国申办冬奥成功至今,他进校园教授的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已逾5000人。有些孩子从幼儿园习得一身“冰雪技艺”后,进入小学后,还成了校园传帮带的“小明星”。

  相较于“轮转冰”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大热,作为冰雪运动经典项目之一、有着“冰上象棋”美誉之称的冰壶,因设备造价高昂等原因,在进校园普及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

  冰壶教练戈艺说,冰壶运动追求的既是力度和速度的平衡,也是一场思维逻辑能力的对决,对青少年的个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这些技术上的难点也恰恰是该项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意义所在。

  如今,“冷运动”掀起热潮,困难也在悄悄“融化”。

  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白建海给记者算了笔账,原来一套冰壶装备买下来需要18万元,而现在,自主生产的一套内含18只壶、10多米专用地板革、2把冰壶擦的陆地冰壶设备,仅售8000元到1.2万元左右,而且保养维护成本低,对场地要求宽松。

  白建海说,不仅是冰壶,当地相关部门针对不同项目都会给予不同维度的支持,让冰雪运动“破冰”进校园。

  张家口万全区体教局干部康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全区在“冰雪运动进校园”号召的落实过程中,曾遇到不少难题:比如缺乏冰雪运动师资、缺少冰雪运动器材、冰雪运动受季节局限性影响开展时间较短等。

  为化解上述难题,张家口万全区体教局主抓了3项内容:一是积极进行师资培训解决“谁来教”的问题;二是争取资金建设场馆,配置冰雪运动装备;三是突破季节限制,加大实战能力。“通过轮滑转冰、越野滑轮转雪的方式,大力开展轮滑训练和活动,在任何季节都能使学生体验冰雪活动,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赛事使学生广泛参与,提高技能。”康海表示。

  从2015年申办冬奥会成功至今,张家口市培养冰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校园辅导员5000多名,要求所有体育教师均掌握至少一项冰雪运动技能。截至目前,当地中小学校累计建设各类校园冰场155个,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直接辐射和带动约30万中小学生实现冰上运动体验,极大地推动了冰雪运动的校园普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丹玮 温维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