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度高涨 人文社科类专业竞争激烈
2022-01-07 11:38:08来源: 科技日报责编: 陈晨

  2021年12月25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

  今年,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实际上,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

  就在考研开启当天,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研究生报名热度持续高涨,就业压力仍为主要因素,且人文社科类专业竞争激烈。

  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努力只能过线,拼命才能上岸。”上岸,指的是脱离备战考研的“苦海”,进入心仪的高校。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56万,到2020年已达到110.6万,2021年则约为120万。

  但上岸仍然不易,毕竟考研报名的人数也在水涨船高。

  根据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就业压力成为考生选择考研的最主要因素。近六成的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通过对考生的调查发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超过四成的考生认为就业有一定难度,对找到理想工作信心不足。33%的考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信心找到理想的工作。22%的考生则表示担忧,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

  40年前,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中提出了“文凭通胀”现象——获得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历贬值,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者比例稳步上升。2007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为0.2%,之后该占比不断上升。到2019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达到1.1%。也就是说每100名就业者中就有1名拥有研究生学历。用人单位对从业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

  考研大军中,什么专业报考的人更多?

  《报告》分析了深圳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情况,从深圳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来看,应用心理、心理学、新闻与传播、计算机技术等成为网上报名人数排行前四的专业,均突破千人。而智能制造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报考不足百人,差异较大。

  而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所工科高校的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1147人报考工商管理专业,位居第一,会计与法律(非法学)报考人数也均超过了400人,高居第五与第六位。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2723人报考电子信息专业,位居第一,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及工程管理专业报考人数也均超过了1000人。

  也就是说,即使在偏理工科的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考研竞争依然激烈。

  《报告》指出,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从2011年的15.8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60.2万人,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4倍。

  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指出,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以预见,未来面向专业硕士的招生与培养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此外,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量主要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的相关学科倾斜。推免作为高质量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渠道之一,名额也同样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

  此前,教育部研究生司党支部书记、司长洪大用指出,要着眼未来、规划当下,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体系调整升级,创造更多机会、更优品质、更佳体验、更强力量,因而具有更大影响的研究生教育。

  “更多机会”既是数量上的,也是结构上的,要致力于让有需要、有兴趣、有能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优品质”是要全面推进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评价体系等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更佳体验”是要着力优化教和学的体验,充分激发学生潜力,使基于兴趣的学习成为研究创新的重要动力。“更强力量”是要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更有效地应对全球科技和人才竞争,更有力地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更大影响”就是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持续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不断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