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带着大家打卡上海的环保创意冰淇淋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中文教师志愿者在线上进行口语练习辅导。
英国学生上完线上课后完成的作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带着英国学生线上打卡北京后海。图为参与后海活动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合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供图
一次为期两周的活动,一次1400余名英国中学生参加的课程,一次通过直播和线上活动探索中国文化的尝试——日前,2021年“汉语桥”英国“中文培优”项目学生夏令营落下帷幕,这也是该项目首次推出来华线上夏令营。
“参加‘中文培优’项目学习中文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次独特的机会,能使他们突破惯性思维,结识更多使用其他语言的朋友和增加就业机会。”参与该项目的一所英国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云端”走进中国城市
在本次线上夏令营活动中,来自英国的50多所学校与分布在中国10个城市的14所院校合作,开展线上中文学习和文化体验项目。其中,线上走近中国城市活动受到不少英国学生的青睐。
作为活动参与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负责的是“中英音乐会”“对话冬奥”“北京后海文化”“中国家庭探访”等活动。
“冰糖葫芦是什么做的?”“炸酱面多少钱一碗?”“手工折扇真漂亮,我也想拥有一把”……在线北京“后海之行”活动中,屏幕对面的英国学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甚是热闹。
对此,负责此次活动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相关老师介绍说,“后海之行”采取的是“游览+教学”的互动模式,外景主持人带领同学们游览后海美景,室内主持人则同步在演播室为大家进行知识讲解。在富有特色、人群熙攘的后海街巷中,大家一同探访了包括京扇子、谭木匠、大清邮局、兔儿爷店等店铺,品尝了冰糖葫芦、炸酱面、茶汤等北京特色小吃,感受到了现代与传统相融的独特魅力。
活动参与院校浙江师范大学的师生带着英国学生在线游览的城市是杭州,不仅带他们感受了杭州的魅力,还带着他们在河坊街体验了一场别样的“线上淘宝之旅”。夜晚的河坊街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主持人带领英国学生探访了妙趣横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店,品尝了西湖龙井,欣赏了江南民歌,一同感受古往今来江南城市的人间烟火。
聚焦热门话题
除了领略中国城市的魅力之外,“冬奥盛会”“环境保护”等话题也是英国学生们的关注热点。
中方合作院校带来的环保活动让英国学生们眼前一亮。在学习了以环保为主题的中文词汇、语法和句型后,英国学生们跟随华东师范大学的主持人,不仅打卡了环保创意冰淇淋店、品尝了享有环保优惠的醇香咖啡,还讨论了绿色出行交通方式、了解了上海市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穿插于活动中的知识竞答环节引起了英国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在一轮知识竞答结束后,有的学生表示“了解到很多环保小知识”,有的学生倡议“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环保尽一份力”。
在本次夏令营举办期间,完成“冬奥盛会”这一话题的学习之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组织了与冬奥会筹备人员的对话活动。直播时,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围绕“冬奥场馆建设”“项目准备情况”“区域协调发展”3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英国学生表示,通过参加本次直播活动,不仅学习了冬奥知识,还提升了冬奥相关中文词汇储备。
参与该项目的一所英国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说:“今年我们为9年级的学生准备了一场到中国的虚拟旅行,尤其是学生们了解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他们非常兴奋。参与项目的学生现在能和我用中文对话,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
“中文非常值得学”
在谈到参加本次在线夏令营的收获时,一位英国学校的相关负责人用“为我们打开一扇新大门”来描述。
“我愿意继续学习中文,因为它让我自信。”“我非常自豪,中文培优项目是由政府赞助的项目,也是学生找到自我、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新机会。”“对我来说,中文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因为它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学生们参加项目的这些理由正是“打开一扇新大门”的最好例证。
正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洪俊杰所说:“中文培优项目对进一步提高英国中文教学质量,提高英国学生的中文水平,深化中英年轻一代的交流,增进两国的友谊和信任具有重要作用。”
2016年9月,英国政府宣布正式启动中文教学项目“中文培优项目”(MEP),支持英格兰中学中文教学,并确立了明确的培养计划。到目前为止,已培养了不少优秀中文人才。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环节,每年参与该项目的学生会在掌握一定中文基础后,参加访华夏令营进行集中研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夏令营通过线上平台举办。
在本次线上夏令营闭幕式上,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赵国成表示,中英双方都期望英国学生们学好中文,早日为中英友好交流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赵晓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