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以“大先生”标准严于律己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英才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07-08 17:54:59

【教育频道】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以“大先生”标准严于律己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英才

 国际在线消息:从上海中心大厦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栋栋摩天大楼画出全新的城市天际线。他持续40多年的结构抗震理论研究,正是这些超高层建筑的“底盘”更稳固、“筋骨”更强健的基础;从上海音乐厅、玉佛寺大雄宝殿到民立中学教学楼,在城市建设、更新的过程中,一批建筑物因为他领衔的团队在建筑移位改造方面的新技术应用成果得以整体保存。他就是我国知名结构抗震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吕西林。

       吕西林,1955年出生,1976年入党,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于1984年起在同济大学从事结构抗震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曾两次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获“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教育频道】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以“大先生”标准严于律己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英才

  迎难而上,行走在结构工程科学的最前沿

  为什么会将结构抗震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吕西林的回答很简单:国家需要!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还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读本科的吕西林,在学校操场上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大地震让人们意识到房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年轻的吕西林在心中埋下朴素愿望:学成之后设计和建造更坚固的房子。

  吕西林于1979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我国工程抗震名家朱伯龙教授。“朱先生是党员,也是国家首批博导。遇到工程难题时,朱先生不仅不怕,还会特别兴奋,他思路活跃,总是带着我们想尽办法解决。”时隔多年,吕西林深情回忆。

  1984年12月,吕西林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同济大学第一位结构工程的博士,博士论文《砌块房屋抗震能力分析及其数学模型识别》研究的课题,是当时国际上工程抗震的重要方向之一,且在国外尚未有成熟的研究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开始加速“长高”——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而吕西林也迎来了学以致用的“高光时刻”。屹立在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是全球第二、中国第一高楼。632米高的大厦,如何解决大风和地震时的摇晃问题?吕西林带领团队持续攻关,最终通过在屋顶设置电涡流阻尼器,有效减少大楼的摇晃感,提升大楼的安全性及舒适度。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将电涡流阻尼器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抗风和抗震控制。

  这些年,吕西林先后为国内50多项重大或重点工程的抗震设计作出重要贡献,完成6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2017年,吕西林获“纽马克奖”,成为当时这一奖项设立后的首位中国籍获奖者。2019年,吕西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频道】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以“大先生”标准严于律己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英才

  分享知识更分享亲历,带给年轻人心灵的洗礼

  吕西林始终觉得,育人要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尤其像土木工程这类工科专业,和国家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老师授课不能光讲课本知识,还要讲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国事、天下事,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抗震防灾是一项公益事业,我们要有奉献精神,也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这些年,吕西林培养指导了逾200名硕士、博士生,其中不少人毕业时选择前往新疆等地工作。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吕西林是出名的严格——不仅在学术上严格要求不容丝毫马虎、懈怠,而且更看重个人的品性。在他看来,好学生不仅是专业过硬,而且要有信仰、有追求”。

  谈及对未来的设想,吕西林看了看手头排得满满的工作日程,脱口而出:“培养学生始终是第一位的。”

  以“大先生”的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吕西林初心依旧:为国家培养更多英才,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为国家建设服务。(图/同济大学 文/杨钧喆)

编辑: 郑思雯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