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25年高考季的到来,考生们接下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高效复习?如何缓解紧张情绪?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备考?有哪些渠道了解到最新招考政策?
为帮助广大考生家庭搭建一个多元化的高招咨询平台, 2025高招进行时专题报道中特别推出 “高校招办说”系列访谈,邀请知名高校招生负责人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解读大学最新招考政策,帮助考生复习备考,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邱挺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历经近70年发展,成都中医药大学如今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形成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20个学院、37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200余人。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
专业优势显著 一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4个国家重点学科
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ESI全球前1%学科5个(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其中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专业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有3个本博贯通培养专业中医药(李斯炽班)、中西医临床医学(唐容川班)、中药学(凌一揆班),2个本硕连读专业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录取采取分数优先原则 不设专业分数级差
成都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即在同一科类、相应批次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先按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不设置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学校投档比例为1:1,进档后,服从调剂,且符合身体条件就不会退档。
加强国际交流 积极拓展学生交流项目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成都中医药大学近几年加强国际交流,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于2023年开办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外高水平大学生学生交流计划。中外合作办学是由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基尔大学合作开办的,成立基尔健康医学院,开设康复治疗学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在办学模式上,采取“4+0”模式,即四年培养过程全部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进行。培养过程中,通过引进英方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开展纯正英式教学。学生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条件,则可获得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和英国基尔大学学士学位证(无中外合作办学字样)。“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中澳2+2双学位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核准,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及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联盟、北京中教人文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世界QS排名前300(或专业学科排名前100)的国外知名大学发起的学生交流项目。
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项目中方高校,与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联合举办2+2双学位学分互认联合人才培养,合办专业为智能医学工程和药学。学生第一、二学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学习,第三、四学年须赴澳方大学学习,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完成中外双方的联合培养方案。学习期限内同时达到两校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者,将分别授予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外方高校学士学位证书。
此外,成都中医药大学还有“杏林国际·学生海外访学”项目。学校围绕提升学生国际胜任力持续发力,以“杏林国际”品牌为牵引,储备了涵盖中医、中药、中西医、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多学科的海外访学和名校之旅项目,惠及全校学生,为学生搭建起触碰世界前沿、体验异域文化、开展多元交流的良好平台。
近三年就业去向落实率90%以上 升学率呈递增趋势
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学校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建立校地企合作,开展访企拓岗行动,举报大中小型线上线下招聘会,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毕业生的岗位供需比为5:1。从毕业去向数据统计看,毕业生主要就业行业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占比50%以上,岗位最多的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专业对口率80%以上。近三年就业去向落实率在90%以上,升学率实现五年递增,2024年升学率33%,其中医学专业升学率达到50%。
做好科学规划 劳逸结合 调整心态 保持健康的体魄
高考已进入倒计时,同学们要做好科学规划,稳住节奏,可以制定每周计划,设置每日小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同时要调整心态,保持适度的压力水平;最后要保持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邱挺也为广大考生送上了祝福:“笔锋所至,皆是心之所向;合上笔盖,总有新的篇章。我们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你,等你来书写青春的下一个篇章!高考加油,必胜!”(图/文 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