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
现有本科专业83个,其中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29个,省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18个,有12个国家特色专业;7个专业“菁英班”,10个专业“卓越班”,有历史学、数理基础科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4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生物科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有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2个学科被评为A类(民族学为A+,生态学为A-),14个学科被评为B类;化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进入全球ESI前1%。学校现已形成了以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协同育人项目
①国内合作项目
学校与复旦大学实行联合培养本科生计划,与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实行本科生交流学习计划,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广西大学互派本科生进行交流学习等。
②国外合作项目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和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涉及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土木工程等专业。
缅甸语、泰语、越南语、印地语、僧伽罗语、马来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等非通用语种专业与语言对象国高校开展合作。学生可到语言对象国合作高校学习半年,进一步锻炼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
注:除上述项目外,学校还有其他类型的合作项目、国际学术课程与交流项目,详情可在云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www.iep.ynu.edu.cn)、云南大学本科招生网(www.zsb.ynu.edu.cn)、微信公众号“云南大学国际处”和“云大招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