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职院的人才培养重点 从“传统轻工”转向“智联工业”
2021-11-12 10:28:26来源:科技日报责编:郑思雯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关于确定2021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入选对象的通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工业职院)的杨博媛、陈怀民、石文鹏、袁凯烽等16位教师进入入选名单,他们将分别到江苏奥通光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市耀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聚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豪迈干燥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连续任职2年。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是江苏省人才办和省科技厅共同设立的人才项目,也是江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旨在鼓励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职务,推动江苏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通过整合资源、组织对接和精心服务,鼓励教师和企业开展‘四技’服务,主动对标省科技副总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省科技厅项目,已连续两年获批数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将有力提升学校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社会服务能力。”该校副校长蒋新萍说。

  建平台、引资源,打造“双师型”高层次团队

  高职院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仍存在专业同质化、生源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如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提升服务行业能力,走出一条高职教育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新路?

  “常州工业职院依据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实际,从过去面向‘传统轻工’加速向服务‘智能轻工’转型,建设一支卓越师资队伍,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平台,强化社会服务功能。”该校科技处处长蒋正炎说。

  5年来,常州工业职院在转型发展中创机制、转思路、变方式,注重做好“顶天立地”文章。“顶天”是通过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引入一批高层次人才,打破学校发展瓶颈,跳出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打造出多个能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教学、科研任务的创新团队。

  “立地”则是围绕强化教师双师型内涵建设,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区教学科研一体化,让教师进得了企业,工匠教师上得了讲台,每年开展师生科研创新成果展,并使成熟成果能够及时落地。

  “我们牵头成立全国智能化钣金制造职教集团,依托行业组织和重点企业,共建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创平台、产教企业集成平台,有效解决了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双创载体不足的问题,并在校内设立科研创新团队、博士基金、青年基金等,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蒋正炎说。

  蒋正炎介绍,5年来学校已成功引入各类专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30多人,并形成一支江苏省产业教授“工匠教师群体”。目前,学校600余名在教职工中,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39.26%,硕、博士学位比例达79.69%,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1.21%。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凭借培育出的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省级、市级各类纵向项目271项,横向科研项目415项;其中,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调专业、办大赛,实现人才培养路径变革

  在该校领导看来,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重在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工匠”,且科研方向侧重于应用性研究,能够解决生产技术的难题。因此,无论是从专业设置,还是专业建设重点,都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定位,探索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该校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原来的专业建设主要围绕普通家电、模具、塑料、汽修等展开,学生毕业都是进入企业生产一线任操作工。然而,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这些老专业一度出现学生“招不进”“难输出”的现象。

  该校以被列入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教育部批准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建设单位等为契机,依托多领域的实训平台、“双师型”教师资源,突破传统轻工教育的思维,加快建设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现代装备制造、智能控制、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学院,加速推进专业转型升级,打造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环境工程等一批特色专业。

  “企业对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再仅停留在会操作,更需要能进行程序修改、仿真、建模等。”蒋正炎说。

  为此,该校针对企业实际需求,一方面通过实施导师制,从大二把相关工程技术植入教程,对学生开展个性化重点培养;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大赛,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际技能、工艺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让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走向精准化、群体化。

  如今,该校每年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开展的各类技能比赛。2011年以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参赛团队先后获得18块金牌。今年,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获得12个一等奖,全省排名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获奖毕业生,还没出校就被企业“抢订”。近年来,常州工业职院更是面向地方,创新办学方式。学校与武进国家高新区、常州市西太湖管委会等深度合作,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让学生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得到锻炼,实现人才培养路径变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