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教育频道消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和线下),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在“双减”意见指引下,学校教学质量将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程度将有效提高。同时,中小学课后服务模式将趋于多元化,社区教育服务将受到关注,基于公益性的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和资源会进一步丰富,使学生的可选择性增加。
近日,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校长王晓京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努力做基础教育最具优势的国际化学校。
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校长王晓京
努力做基础教育最具优势的国际化学校
王晓京表示,新府学人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追求:努力在做基础教育最具优势的国际化学校。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许可以走些捷径,三步五步直接抵达目的地,但这样会让学生错过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一路上的风景。教育、学习乃至于孩子们的成长,都是不能着急的,需要用他们自己的脚迈过障碍才能真正体会行走的乐趣,更好地欣赏沿途的风光。分数也好,好学校的录取证书也好,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伟大美好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其中的精彩纷呈才是旅途的意义。
学校当然要去考虑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和家长去解决分数的问题。但是不能把分数当做一切。考试和分数不过是一类问题而已。学生们需要去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更高层次的能力,再回过头来解决考试这个小问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学生们要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的神奇时那种雀跃和难忘——这个世界原来如此有趣,那么让我也来了解这一切,把握这一切吧。
学校和老师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呵护学生对学习最初的火苗,这火苗一旦熄灭再要点燃就困难了。所以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可以是激情的、粗略的,不宜定得太具体细致或者过于功利。但学校在引导学生这方面就一定要细致、细致、再细致。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整体教学框架下,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分级评价系统来帮助我们将教学目标、能力提升、综合评价这些东西统一到一个基调——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并不断引导他去确立更有意义、更有成长性的目标。
“走出去,回得来”
王晓京表示,他经历过中国传统教学的时代,也参与过中国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调整,并且有过在国外教学的经历。看过的、思考过的、希望去改变的很多东西,和新府学的校训、文化以及团队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实事求是地讲,他觉得新府学是由一批真正懂教育、有担当、有情怀的教育人在真正地做教育的事。好的教育都是殊途同归的。比如 “中西通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不仅仅是做一个美式课堂或者英式课堂的事。实际上,如果只是模仿那是容易的,你全盘认可别人的理念和逻辑然后去复制别人的做法,并最终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出去就不回来的人是容易的。但这样做,就失去了一个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初心。“走出去,回得来”是新府学创立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很认同,也深知其中的难度。
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本位,去面向世界、心怀天下
王晓京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课堂互动是社会的缩影,其外在的环境不断变化,但是内在的教育理念却始终如一。国际教育中有很多家长都耳熟能详的课程体系,有各种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鲜名词和理论模型。但教育这一领域背后的教育理念实际上几十年来变化并不大,支持这些理念的教育哲学更是上百年几乎没有改变。
变化更多的是外部环境、时代需求、社会认知。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与时俱进,也要坚守初心。基于这一点,他认为国际教育绝不是引进一些国际课程、国际评价体系的教育,更不是只为了出国留学的教育。国际教育是我们主动改变自身的一些教育模式,去培养国家未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它是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它是积极的拥抱变化,而不是无奈的抽身退后。我们的未来是全世界合作、交流的未来,也是一个更加多元的未来。这个未来一定不会单纯由英语国家、西方世界主导,它会更加兼容并蓄,包罗万象。所以也需要我们的学生能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本位,去面向世界、心怀天下。
“明德至善 中西通才”
王晓京表示,他很喜欢“明德至善 中西通才”这句校训,也很认同数学+这种理念。他自己是物理老师,物理和数学有着紧密联系,经常需要“数学+”一下才行。“同样我也希望能建立起和‘数学+’对应的‘语文+’,以大语文为目标培养孩子的整体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通过‘语文+’的建设,来和‘数学+’相协调、相配合帮助学生在更高的角度实现中西通才——内化把握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让孩子终生受益。具体的知识都可以慢慢学习,表达与逻辑是需要持续努力才能获得的能力。”
培养真正的双向人才 祖国未来的主人
王晓京认为,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本位是一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我们不能用国外的文化来取代我们自己的文化,也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个装饰用的符号拿出来做堆砌和陈列。国外最优秀的课程体系都会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对学生可能性的期待,这些能力植根于他们的文化传统之中。那么我们也需要把中国文化从文字、习俗、历史中提取出真正的核心和要素 ,旗帜鲜明地宣扬并建立起抵达的路径。两者结合,共同追求,才是真正的中西合璧,古今通才。”
“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的双向人才,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学生自己必须是这个教育过程的主体,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选择的主体,充分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本位,理解并认同其它文化中优秀的、最好的那些部分,然后学贯中西,做出属于他们的、属于未来的选择” 王晓京表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