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招进行时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彭易菲:规律作息 提升效率 不断总结 自我激励
2021-03-26 17:24:4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国际在线消息:当前,全国教育系统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经过了非同寻常的2020年高考,2021年的高考在有序做好疫情防控之下,考生们依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高效复习?如何缓解紧张情绪?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备考?有哪些渠道了解到最新招考政策?

为此,国际在线教育频道在2021高招进行时专题报道中特别推出 “备考”内容,邀请全国各高校招生负责人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解读最新招考政策,帮助考生复习备考,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以下带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彭易菲的备考建议:

2021高招进行时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彭易菲:规律作息 提升效率 不断总结 自我激励

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了解最新招生动态

目前我们的高考招考政策按照来源及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对高校实施招生录取、考生报考具有宏观普遍指导意义的政策措施。如招生类型设置、批次及志愿设置、报考资格,加分政策、投档规则等。第二类是由高校以教育主管部门政策为指导制定的,对考生报考本校具有指导意义、对本校实施招录具有规范意义的自主性政策。如专业选科要求、专业录取规模、录取规则等。建议考生和家长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精准把握招考政策和相关信息。

对于第一类招考政策信息,考生及家长都应准确把握,建议大家通过官方渠道,比如教育部的阳光高考网、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阅读政策原文并获取各自关注的招考信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成绩水平能大致确定一些重点关注高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网站上会发布各省的招考规则、时间安排、学校的选考科目等信息,相关信息也需要广大考生和家长掌握。

对于第二类政策信息,建议关注学校招生信息官方发布渠道。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考生可通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s.nuist.edu.cn/、“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头条号发布的招生简章、政策解读获取相关信息。在我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招生网上,考生和家长可以查询我校历年的录取分数、招生计划、详细专业介绍、学科实力等信息,非常有参考价值。同时,我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面向全国各省份、针对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不同计划类型,分别创建了招生咨询群,为各位考生和家长提供了在线咨询交流通道。让考生及家长通过线上渠道走近南信大、了解南信大打通渠道。 

22个专业学院 71个本科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前身是有“气象人才摇篮”之称的南京气象学院,办学渊源可追溯到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于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气象学专业。建校于1960年,当时从南京大学分离出来,叫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改名南京气象学院,可以说是以气象立校。

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1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育9个学科领域,硕博点覆盖所有的本科专业。现有气象类学院、信息类学院、环境类学院、文管类学院、艺术类学院、师范类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拥有龙山书院(大类培养)、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规律作息 提升效率 不断总结 自我激励

现阶段距离2021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针对高考冲刺阶段,给广大考生备考几点建议:

规律作息,提升效率。冲刺阶段,同学们还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作息规律,有生活规律的冲刺往往具有很高的效率,建议各位同学每天在紧张复习的同时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这有利于保持一个良好的做题状态与考试心态。

不断总结,自我激励。这个时候,要调整心态,不断总结,找准问题,针对性解决。纠正错题,弥补漏洞,就是在飞快进步。通过跟朋友老师交流讨论,再加上自我激励,我们的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

最后,我想提醒一下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门,要尽快“适应”新高考时间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避免考试时紧张影响发挥。

高三的学子们正在经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快到考试的日子了,希望你们保持良好平静的心态,将十年的寒窗苦读化成今年高考的一鼓作气,将上千个日日夜夜的奋笔疾书换来今年的名牌高校,将六月似火的骄阳当做走向成功的地毯,加油吧,相信自己,金榜题名!

最后,欢迎高考成绩达本一省控线的考生踊跃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着眼云端,脚踏实地,我们在“最有温度”的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你一起探索气象万千!(图文/杨钧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