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当前,全国教育系统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经过了非同寻常的2020年高考,2021年的高考在有序做好疫情防控之下,考生们依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高效复习?如何缓解紧张情绪?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备考?有哪些渠道了解到最新招考政策?
为此,国际在线教育频道在2021高招进行时专题报道中特别推出 “备考”内容,邀请部分高校招生负责人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解读最新招考政策,帮助考生复习备考,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以下带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生办公室主任程旬的备考建议: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亲爱的高三学子,此刻的你,也许在奋笔疾书,为着更好的成绩而不断突破自己;也许正在和同学一起并肩作战,享受着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许正在抬头看着窗外的星辰,展望大海一般美好的未来。不管将来会怎样,此刻的你就是最美的你。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言:吾人尚在青春。所以不要慌张,一直大步向前走吧,去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这充满力量而又振奋人心的词句,你一定斗志满满。高考、分数、志愿、大学、专业、未来,还会带给你们更多的憧憬,那么此时此刻还应该准备什么呢?
在备考中,排在第一位的还是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身体健康是决胜高考的前提条件,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无法专注学习,也失去了青年人的精气神,无法迎难而上,解决面对的难题。同时,还要注意预防疾病。虽然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依旧存在外来感染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安全饮食,规律作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其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古语有云,行百里路者半九十。高三最后的这段日子是整个学习生涯中压力最大的阶段。你可能会因为太难熬而压力倍增、看不到希望想过放弃。但就像黎明在黑夜之后一般,人生的新篇章在高考之后会更加光明。觉得难熬的时候,尝试让自己慢下来,仔细体会奋斗中克服的种种困难,坚定自己的理想初心,你会发现坚持奋斗幸福原来来的这么纯粹。我相信十年寒窗苦读,你终会厚积而薄发,梦想终究会实现。
第三,要保持平常心,不浮躁。
量变到质变需要过程,一切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前行。失落的时候,我们可能认为一份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成功的时候,我们可能又只看到自己的付出。情绪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平常心,不急躁,理性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科学分析眼前的问题,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找到克服障碍的办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学习看做是一种日常,持续的努力,不断突破和超越自己。
2021年湖北、河北等8省市采用“3+1+2”高考科目设置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今年新增应急技术与管理以及应急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新增1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招生专业中已有52%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专业建设点11个。学校一直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教育改革,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
随着第一批、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上海、浙江、北京等6省市的平稳落地,2021年湖北、河北等8省市采用“3+1+2”高考科目设置。针对第三批改革试点,学校会按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分列各专业招生计划,并按要求进行公布。根据各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目前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方式的省份有辽宁、河北、浙江、山东、重庆,采用“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方式的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
线上线下相结合 为各位考生家长答疑解惑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下,为更好的服务广大考生家长,中国地质大学招生办公室坚持不断线,线上线下相结合,努力为各位考生家长答疑解惑。所有招生信息将通过“您好,027,招生网络信息服务平台”(zhaosheng.cug.edu.cn)第一时间发布,本科招生网一站式服务、微信端和网页端同步进行、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协同规划数据联动,为中学生提供七大精准服务:招生政策一键达;历年分数一网打尽;院士大咖零距离;专业探寻——教授讲专业、地大金课,中学生生涯规划,心灵驿站;学长带路——学生讲专业、我的地大生活;线上直播直通车;你问我答——24小时智能答疑等。同时我们将继续建立分省招生咨询QQ群,公布各学院招生咨询电话,组织在校师生走进中学,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图文/杨钧喆)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