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依托的体育学为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自1978年招收三年制专科生、1999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在40余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重师德 强技术 践技能”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范技能培养特色。
重师德,铸牢专业信念
加强师德教育,构建“五位一体”师德教育体系。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突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做体育文化人”的办学理念。近年来,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特色文化、社团发展、管理服务等维度,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学生师德教育体系,强化课堂育人主渠道、创新实践育人新形式、适应文化育人新要求、拓展价值引领新途径、提高管理服务育人新标准。
突出课程思政,践行“六个一”思政育人格局。依托学校“三全育人”顶层设计,探索实践了“六个一”课程思政育人格局——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评价指标》为行动纲领的“一个标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的“一个载体”;以专业系列课程思政为特色的“一批品牌”;借助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一流课程思政实践基地的“一个抓手”;开展“教师人人讲育人”课程思政微课比赛的“一次检验”;成立由校内思政专家组成的“一队督导”,凸显课堂思政教学改革主阵地的地位。
强技术,巩固专业知识
钻研教材,强调动作要领。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掌握《课标》确定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框架、评价建议等,钻研所选用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通过图片、口诀、顺口溜等巩固动作技术要领,加强动作技术的理解和记忆。
挖掘素材,强化教学设计。根据动作技术的结构、特点、作用等,挖掘运动项目的育人价值,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体能技能等,结合课程类型、班级规模、教学条件等,制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程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准确),体现教学策略(方法要多样、手段要灵活),强化教学过程设计(课程结构要明确、内容安排要具体、教学活动要紧凑、时间分配要合理)。
注重研讨,加强片段教学。注重动作技术教学研讨,片段教学体现“学、练、赛、评”。“学”指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明确动作概念和动作要领,建立动作表象;“练”指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浅→深”将个人、小组、集体相结合,时间、次数、组数相结合,模仿练习、辅助练习、组合练习相结合;“赛”指强化动作技术的运用,体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评”指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践技能,提升专业能力
“打卡过关”强技能。为了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师范技能,学院制定了《体育科学学院学生师范技能“打卡过关”实施办法》。
“四化五赛”促技能。
1.“四化”:教学设计规范化、教学板书结构化、多媒体课件可视化、片段/微课教学情境化。
2.“五赛”:班级比赛、年级比赛、学院比赛、学校比赛、省级比赛相结合。通过“五赛”体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评、以赛促改”。
成果丰硕展技能。
1.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出版《民族民间体育》等特色教材20余部;获国家、省部级创新创业奖励6项,省级创新性实验项目15项。
2.获国家一流课程一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和省级微课竞赛奖两项、信化教学竞赛奖3项。近3年,学生在国家、省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中获奖210余项。
3.获评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改革成果一项,团组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一人,湖南省“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两人、高校辅导员先进个人一人、好青年爱岗敬业奖一人。
4.获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4项冠军,在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中连续4届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学生连续3届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两次获一等奖。
5.学生考研录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多人考取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深造。本专业学生最终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6.87%。
6.在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中涌现出了2019年“中国好人榜”中“敬业奉献好人”张琼琼、奥运冠军的启蒙教练甘智悦、援疆青年干部李清山等一大批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先进个人。(作者:张天成 万义 吴湘军 张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