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教育频道信息:教育全球化的到来,国际教育合作、互动逐渐增强,具备世界共性的教育样式在国内普及推广,教育的深度与维度逐渐增加。随着中国加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教育需求的日趋旺盛,一些具备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次《校长来了》系列采访,邀请到ULC剑桥国际高中执行校长常燕,就国际教育未来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
常燕 ,ULC剑桥国际高中执行校长,中山大学英语语言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曾任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项目官员,在国际教育领域深耕16载,拥有丰富的国际学校行政、运营管理经验。
深耕国际教育十六载 匠心育人
常燕校长对国际教育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她所带领的级长、班主任、成长导师团队,以高效高质的家校沟通、全方位的学生成长关怀,与教学团队一起,助力学校教育理念的实施——培养全人和具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
作为一所学校的引领者,常燕校长始终强调,ULC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凭借出色的学术教学成果将学生送到海外大学去,更会致力于学生个人和社交方面终生成长,为他们未来顺利进入社会、拥有精彩的人生做好准备;ULC的毕业生,无论去往世界何处,都是“四个代表”的化身——代表自己,代表父母,代表ULC,代表中国。
择校多考虑 成功有保障
近年来,依然有很多家庭坚定选择接受国际教育。对于这部分家长,常燕的建议是:选择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师资、升学成果、课程设置,是中国家长们除了硬件以外,值得关注的几个点。
办学理念。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家长在择校的时候,一定要首先看教育理念,因为学校采取的所有行动,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师招聘、升学成果,还是硬件准备,都是跟学校理念息息相关的。
在常燕看来,国际学校不仅要看重成绩,还要看重培养学生未来能顺利求学的技能(“可转移的技能”),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在国外环境下能够顺利求学以及获得成功的很关键的地方。家长可以通过听校长宣讲或者学校家长面试找到契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学校;此外,学校硬件也非常重要,因为硬件也是反映学校宣传理念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开设课程科目和师资。课程和师资都是基于学校理念出发的。例如ULC始终坚持从学生兴趣和爱好特点出发,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尽最大可能地开设更多的人文类科目,致力于培养全人的、具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
课外体验。在选择学校时,建议家长们除了学业以外,还要深入了解一下学校是否可以给到孩子更丰富的课外体验。更丰富的课外体验,可以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做决定,在自己的事情上有审辩性思维,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见识,了解不同的文化,拥有更加包容的心。
多元环境中 培养有民族之根的世界公民
ULC对英文和中文教学同样重视。比如今年,中文课就延伸到了12年级。中文课不仅是一个考试科目,也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学校的中文老师肩负着重大责任,除了讲授课程,他们还需要将中国文化根植在课堂之上。学校专门设置了“中方班主任”,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和学生用母语针对时事热点进行探讨、辩论,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ULC近两年还引入了CTB项目,学生们可以通过做项目的形式,与各个地方的同龄人一起进行团队合作,开展线上或线下的项目,这对他们未来去到国外学习和生活也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CTB这种高强度的国际水准赛事不断汲取养分,一步步让自己的想法变得更有影响力,努力让世界因自己而改变。(图/ULC 文/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