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农林大学,到田里种菜是学生必修课,种不出萝卜番薯,就拿不到学分毕不了业。近日,这则消息见诸报端,引发了舆论关注。据报道,这门课绝非糊弄一下就能过关,因为有农民伯伯严格把关。笔者认为,这类种田课劳动课不妨突破农学院,走进更多寻常大中小学校园中。
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倘若没体验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学以致用恐怕只是一句空谈。如今舆论对此好一番惊奇,恰恰反映出实实在在的农业劳动已经远离了很多人的生活,劳动教育更是成为一个有些陌生的名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的群像,怕风怯雨、娇贵不已的性格让家长们头痛。与此同时,“懒癌”“丧文化”反倒受到一些青年人追捧。对于一个自古崇尚勤劳的民族来说,这样的苗头不能等闲视之。
实际上,劳动学习早就纳入了我们的教育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很多人并不陌生。1956年,教育部就规定,小学各年级均设一门劳动技能课;1978年,全国使用统编教材,劳动课依旧是必选项;1981年,中学也把劳动技术课纳入课程计划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智”的比例被无限放大,“劳”几乎被挤出了教育体系。即便是一些学校尚存的劳动课,也多是花架子。缺乏劳动的磨炼,很大程度上助长着当代学生的娇懒风气。从个别小学生不会剥虾、望“虾”兴叹的新闻,到有留学生不会炒番茄鸡蛋、半夜求助父母的广告,无不是这种现状的反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一大价值就是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这样的愿景,学生不仅要读圣贤书,还要在阳光中感受泥土的芬芳、生命的律动、劳动的艰辛。这方面,一些国家已经走在前列。美国以“要花钱,自己挣”为口号,让孩子过了12岁便从事剪草坪、送报纸之类的小活,以培养其自立意识和劳动自豪感;日本小学少有专职的清洁人员,整个学校从教室到厕所的卫生,都通过组织学生大扫除完成。哈佛大学一项持续20年的跟踪研究显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犯罪率、心理患病率等明显更低。事实说明,劳动能磨炼出的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等优秀意志品质,绝不是单靠书本就能习得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学农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与其强迫孩子在各种课外班之间奔波、沉陷于题海之中焦虑,不如放大视野,从更多层面丰满他们的人格,成就更多彩更扎实的人生。(鲍南)
国际在线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