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负责人赵成安做客《专业面对面》,为广大考生深度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负责人赵成安
基本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简单介绍下我们学院的情况。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2010年,学院现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本科专业招生。学院设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公共管理信息化理论与技术三个二级学科;公共管理(MPA)、国际商务(MIB)两个专业硕士点;与数学科学学院合作建立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辅修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办学模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7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管理学院秉承交叉融合、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改革为动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发展而开设的本科热门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代码为120108T。本专业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主要研究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方法。2018年,第一批5所高校获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至今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已达200多所。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相关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管理决策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研团队具有学历高、经验丰富、国际化等特点。团队成员均为“北京市大数据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骨干教师,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拥有先进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教学科研实验中心。专业突出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已与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浪潮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实践教学与人才合作培养协议。
特色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面向国家人才需求及首都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据科学与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大数据管理方法及大数据行业应用能力,善于利用大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解决各类管理预测决策问题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建思维、能创新”的培养理念。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为每位学生设置导师,全过程跟踪培养。注重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和相应课程,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毕业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够将管理领域知识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开展数据分析、数据建模和数据挖掘,进而解决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
人才培养
我们实施“模块化、强实践”的培养模式,突出“扎实的数理基础”、“熟练的信息技能”及“丰富的管理知识”递进式培养特色,重点结合公共管理、教育、健康等行业大数据背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模块化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课程群,以及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实践教学、学科竞赛、课题研究及校外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设置了丰富的课程,具有模块化教学、学科交叉融合等特点,分为数学、管理学、大数据等多个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数学类课程,“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计算机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对大数据基础理论的学习。针对于大数据管理方面的教学,设计了“大数据管理方法与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可视化”以及与管理学相关的课程“组织运营与数据化管理”、“管理运筹学”、“创新创业管理”等等各类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数学、管理学和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应用知识。
坚持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每位导师全程指导2-3名本科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就业、升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与指导,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获得全面提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和相应课程,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专业师资队伍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教师具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均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90%的教师具有博士以上学历,6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访学和交流工作经历。多人次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多名教师获得学校“优秀主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青年燕京学者”等各类奖励和称号。
教学基础条件完善,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大数据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了专业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实验室,已配备高性能大数据服务器、大数据教学及科研实验平台以及海量的数据资源。
学科融合支撑专业发展,首师大管理学院开拓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局面,形成了围绕“大数据与公共管理”核心定位的优秀教师团队,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的培养具有广阔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
深化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办学合作与交流,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拓展合作内容,为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更多资源。已经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中心、浪潮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开展协同育人项目合作。
发展意义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人才需求量巨大且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人才培养的数量和速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导致人才缺口将持续增大,预测到2025年全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将达200万左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前大数据人才需求将保持30%-40%的增速。所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发展有助于满足社会对大数据人才巨大的需求。
发展方向
大数据管理是基于大数据进行管理,即从大数据到知识到智能管控。是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理论方法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新的理论与方法,不是简单的对大数据的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强调新的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际管理应用背景紧密结合,这是因为数据本身没有价值,价值源自数据引发的后续行为的价值,以及数据背后潜在的实际问题的管理价值。因此,大数据管理是与实际应用背景分不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领域知识很重要。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教育行业、互联网企业等单位从事大数据治理工程师、数据科学工程师、大数据工程师等工作。毕业生也可报考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数据科学、商务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建模与智能决策支持、公共管理信息化等方向读研深造。
高考祝福
祝愿参加高考的同学们都能够有完美的发挥,取得优秀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欢迎同学们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期待着与你们相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