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有1076万人,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同时,行业形势变化加之疫情影响,也扩大了待业求职的群体。在此背景下,已在国内发展数年的简历修改师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有简历修改师自诩有十年人事工作经验,而一位顾客花费300元请其修改简历,发现修订版的简历只是“套了一个新模板”,内容则“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简历修改师,顾名思义,就是对求职者的简历进行修改、优化,以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提高求职成功率。对于一些缺乏求职经验的求职者来说,请人修改、优化简历属于正常的市场需求。但是,必须警惕简历修改师变为简历虚构师,对简历进行过度包装。每个求职者都必须明确,一份打动用人单位的简历,不是靠写出来的,而是需要自己有亲身经历、体验;虚构、夸大的简历,不但无助于获得岗位,还可能留下不诚信的污点。
撰写、投递简历是求职的第一关。总体看来,有不少求职者的简历制作,确实存在问题,格式不规范,内容泛泛而谈,缺乏个性与针对性。不同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不同、招聘标准不同,求职者应该分析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有针对性地制作简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胜任这一职位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份好的简历,应具备三性:个性、真实性、针对性。个性是指求职者的个性、特长;真实性是指必须客观、真实,不能虚构、编造;针对性是要有的放矢,切中用人单位的需求。其中,个性是基础,但遗憾的是,很多求职者没有个性、特长,于是就难以制作出一份好的简历。
简历的真实性对求职也十分重要,因为简历只是求职的第一关,接下来还有笔试、面试等诸多环节。求职者即便依靠“美化”后的简历获得笔试、面试的机会,但是,如果简历不真实,迟早是会露馅的,不但不能获得聘用,还会因弄虚作假,被用人单位列入黑名单。
对于简历修改师这一新兴职业,需要理性认识。在求职市场上,总会有少部分求职者会有请人撰写、修改简历的需求,这也是随社会发展必然会出现的需求。要避免简历修改师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人才市场,应对这一新兴职业加以规范,明确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专业鉴定、评价。
求职者选择简历修改师,也要有合理的期待,不能轻信简历修改师的承诺。包括“保过承诺”,这不过是营销的噱头,有的是赚概率钱,不过就退款;有的则是只管入围笔试或面试环节,至于接下来是否会被录用,还是要靠求职者自己。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者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估,要有理性的求职规划,不要过度夸大、迷信简历的作用。
据报道,除了社会人员,还有高校毕业生找简历修改师优化简历,社会人员由于没有接受过就业指导,找简历修改师可以理解。而高校毕业生找简历修改师优化简历,则暴露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不足。就业指导与服务课的老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撰写简历,并帮助学生修改简历,这也是高校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的基本工作。如果高校毕业生为如何制作一份好的简历而烦恼,那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求学经历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可向用人单位展示的;二是学校没有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或是该工作执行不到位。这是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反思的。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