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动公布“刺眼”未就业率为何获赞
2022-01-17 09:52:01来源: 北京青年报责编: 陈晨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引发热议。其数据显示,该校2021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3.78%,未就业率为26.22%。这一数据与人们印象中高达95%的就业率有一定差距,却得到不少网友的点赞。

  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一所大学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家长在报考时重点考量的因素。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向来是只公布就业率的,且这一数字往往高达95%,像华中师范大学这样“自曝家丑”,将相对“刺眼”的26.22%未就业率主动公之于众的确属少数。

  与完美就业率如影随形的往往是“被就业”“代签三方”“扣押毕业证逼迫学生签三方协议”等等就业率数据造假行为。数据是好看了,但很多并未真正解决就业问题的毕业生因为被统计成已就业,本应获得的就业指导等服务大打折扣,给学生就业造成了困扰,也给人社部门决策带来了误导。

  华中师范大学主动公布数据着实不太好看的未就业率,之所以获得网友点赞,就在于该校主动挤干了就业数据中的“水分”,没有通过种种手段来人为提升就业率,也没有因为未就业率相对较高选择“按下不表”,而是实事求是向全社会公开真实的数据。

  相较于失真的完美就业率,不完美的未就业率或许有些驳学校面子,但单纯追求面子损害的必然是广大毕业生的权益。如果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数据上都顺利实现了就业,那又何须救济渠道介入呢。而丢掉面子观,主动承认就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却是实实在在为高校赢得里子、帮助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明智之举。

  一方面,有这“刺眼”的未就业率摆在这里,华中师范大学显然不可能高枕无忧,无论是出于主管部门的考核压力抑或高校声誉考量,都必须要千方百计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这比那些统计数据一达标就对毕业生不管不顾的高校强得多。另一方面,公布未就业率也有利于借助多方力量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人社部门可以及时掌握高校在就业方面的难题进而出台相关援助举措,校友也能尽己所能帮助学弟学妹们顺利入职。

  公布未就业率还有项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专业设置的依据。囿于人才市场需求有限,有些专业可能的确存在就业难问题,学校完全可以根据未就业率的大数据统计,来调整专业设置、减少招生数量等,这也是一种从源头上提升就业率的做法。

  据报道,华中师大2019届未就业毕业生中,11.18%正在选择就业单位,58.53%继续备战考研,19.12%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录考试,4.41%准备申请出国(境)深造或工作。这其实也反映出毕业生的“慢就业”趋势,类似这样的变化需要引起高校更多重视,并及时对工作进行调整。

  高校关注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仅需要一个实事求是的就业数据,还需要有长远眼光。当下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不少毕业生就业并不急于一时。因此,高校在统计学生就业情况时不能仅着眼于当下,还要关注毕业生未来一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这既符合人才培养的长远要求,也有利于和毕业生发展出更为紧密的校友关系,为高校接下来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注水”的毕业生就业率好看但注定不得人心,不完美的未就业率“刺眼”却可贵在真实。但愿能有更多高校效仿华中师范大学主动公布未就业率的做法,挤干毕业生就业率数据中的“水分”,少些“被就业”、多些真帮扶,让广大毕业生都能顺利找到心仪工作。( 作者:诸特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