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际在线教育峰会:专访三亚学院宣传部老师白磊
2022-01-04 09:26:5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郑思雯

  国际在线消息:12月30日,2021年度国际在线教育峰会暨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本次教育峰会以“教育 看见更大的世界”为主题,邀请相关部门领导,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及媒体人士,共同分享探讨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提供权威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三亚学院宣传部老师白磊做客国际在线教育峰会访谈间,专访原文如下:

2021年国际在线教育峰会:专访三亚学院宣传部老师白磊_fororder_1

  主持人:首先恭喜三亚学院荣获“2021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接下来请介绍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白磊: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三亚学院宣传部老师白磊。首先感谢主办方授予的“2021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荣誉,今天借此机会和广大关心三亚学院发展的网友们聊一聊。

  三亚学院创建于2005年,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出资建设。作为三亚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本科院校,三亚学院紧密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区位优势,尽享海南健康岛、安全岛的环境生态优势,前瞻海南“未来岛”的壮阔发展前景,已成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竞争力的综合类民办大学,十六年办学,三亚学院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五万余本科人才。

  2021年是三亚学院“十四五”发展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时期。三亚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心环节,以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责任,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产教融合发展,贴合产业端需求,深挖学科建设增长点和着力点,培养更多青年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报国情怀,锤炼专业本领,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目前,三亚学院目前已建立翟明国、陈国良、容淳铭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是国内唯一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的民办高校。学校重点发展“城市治理”“现代服务业”“康养产业”“汽车产业数字化”和“金融产业数字化”五大学科,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旅游、金融科技、健康、医疗、法律等领域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校学生活动、办学成就、发展势头等方面受到媒体关注报道,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三亚高等教育的靓丽名片。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今年海南省教育厅在工作要点中提到支持三亚学院开展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进展情况吗?

  白磊:好的,主持人。在3月4日海南省教育厅印发的《海南省教育厅2021年工作要点》中,已经明确将“支持三亚学院与吉利控股集团开展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纳入本年度工作要点。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工业4.0”即工业生产数字化,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针对“工业4.0”时代下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存在的人才缺口,三亚学院主动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积极发挥高校在产业升级变革中的推动力,结合行业所需,精准发力,与吉利控股集团合作筹建现代产业学院。

  今年以来,学校在举办方吉利控股集团大力支持下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截止到2021年12月,学校已成立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这些产业学院将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优势和大学人才培养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满足行业头部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致力打造高等教育与头部企业产教融合发展的特色典范。

  主持人: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优势?

  白磊: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摇篮,教育工作者的阵地,首要职责要做好教学工作,因此三亚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建设为主线,紧跟国家战略部署、产业结构调整,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建设各类协同体,开展协同育人。

  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民办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产教融合。三亚学院坚持以产业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以产业之困惑进行科学研究,通过智力贡献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优势,为高等教育人才优化和多样化做出更多贡献。

  三亚学院的学科布局对应办学定位,专业布局支持学科布局,重点学科带动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研究院所平台建设。三亚学院的人才培养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学科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能力,最终对通识知识能够形成体系,通过实验室衔接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产业学院,与头部企业、行业前沿相贴近,最后可以实现连续性、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目标,真正将“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办学使命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所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与头部行业紧密联系,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将学生与企业紧密链接,从而实现培养高应用型人才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深化课程内涵建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切入点,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建设信息化水平和建设质量,完成数字化转型;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共促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我们始终认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求知求真为使命、为本分、为平台,以学术共同体、以教学相长为工作日常、学习日常;要基于专业思考,以学术响应环境,谋划对策,落地行动方案,并形成共识;要发出独立而有营养的声音,培养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勤于思考又能务实行动的人才。三亚学院作为民办高等院校,将不断以学科视野和专业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成为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摇篮;成为城市、区域、社会专注于思考、专业于思考的基地;成为受人尊敬、受社会青睐能够源源不断供给营养的社会智库。“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围绕“三亚大学”目标,进一步凝练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也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主持人:三亚学院每年会有很多毕业生走向社会,目前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怎么样?学校为此做了哪些工作?

  白磊: 三亚学院办学16年来,紧密依托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区位优势,围绕海南自贸港发展新业态和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坚持以学科建设成果服务学生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15年和2017年,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自2009年首届本科毕业生起,我校已向社会输送了近6万名有社会担当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截至2021年8月,我校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14%。

  三亚学院始终加强过程培养、定向培养,着力提升人才岗位供需匹配度,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近年来,通过培养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引进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开展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多维度提升师生创业素质与能力,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提供人力、智力、技术支撑,为自贸港建设精准培养人才、输出人才做贡献。

  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形成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学院领导具体抓、思想导师时时抓、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全员促就业、抓就业氛围,确保2022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目前,各学院已建立“一生一案”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切实引导毕业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早就业就好业。

  主持人:2022年即将到来,请您和我们分享下2022年学校有哪些规划和展望。

  白磊:2022年,学校将继续围绕十四五规划,围绕“三亚大学”目标,重点推进和完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科研产出能力提升、卓越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成果深化等“八大工程”建设目标,完成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卓越目标。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将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校一盘棋,以点带面,以面促整体,聚焦力量,优化配置,在相关学科、交叉学科中寻找学科研究新方向,实现新突破。

  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与头部行业紧密联系,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将学生与企业紧密链接,从而实现培养高应用型人才目标;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切入点,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建设信息化水平和建设质量,完成数字化转型;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共促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